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艺术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专家库
  3. 工夫论与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举行

工夫论与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1/12/14

2021年12月4日至5日,由中山大学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联合主办的“工夫论与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清远市江心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澳门大学、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与会。



本次会议由12月4日上午的开幕式和两场大会报告、下午的两场分组报告、12月5日上午的圆桌论坛几部分组成。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周春健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和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立胜教授分别致辞。


周春健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筹办的缘起,系由于陈立胜教授近年发表的以《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2019)、《从“修身”到“工夫”——儒家“内圣学”的开显与转折》(2021)为代表的一系列关于工夫论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的积极关注与认可,而围绕此系列成果的讨论势必会对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起到推动作用。



张伟教授首先代表中山大学哲学系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并对陈立胜教授工夫论研究作出评述,认为“从现象学到儒家”、中西交融是陈老师的研究特色。陈老师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关于体道的工夫论、修身学,还包括对道体本身(如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的研究。此外,现象学、希腊化以来的西方哲学、宗教现象学、宗教心理学等也在陈老师的研摩范围之内,并沉淀于其中国哲学之研究。由于此一中西交融的视域,陈老师的工夫论研究对西学研究亦有助益。而通过体道看修身哲学的研究方式,对在中西文明互鉴背景下理解中国哲学具有重大意义。中山大学的中西哲学研究素有一种相互切磋的自由氛围,形成了“心性现象学”和“做中国哲学”两个研究方向,而陈老师的研究是这两者的融合,并试图回答“在东西文明的背景下,怎么进行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这一问题。


吴震教授指出,陈立胜教授的著作是对儒家修身传统和工夫论的连贯性与系统性研究,这些研究都有着诠释学层面的突出特色,对于当今中国哲学的重建具有刺激性的启发意义。吴教授言及,在中国哲学尤其儒家哲学复兴的时代,有一种将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的观点,立胜教授是否也有构建一套“修身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观念之意图?



接下来是两场大会报告,分别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方向红教授、《学术研究》杂志社副主编罗苹女士主持,共有七位报告人:浙江大学哲学系彭国翔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唐文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方旭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刘丰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梁剑教授和中山大学哲学系朱刚教授。


12月4日下午共有四场分组报告,分两个平行组同时在一默讲堂与中华善本馆进行。一默讲堂的两场报告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云飞教授和中山大学哲学系李长春副教授主持。中华善本馆的两场报告由中山大学哲学系郑辟瑞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雷静副教授主持。


12月5日上午,会议进入了圆桌论坛环节,分为上下半场,分别由中山大学哲学系张伟主任与陈乔见教授主持。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邓国元老师则受陈立胜教授《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第五章的启发,讨论行为主体与存有本体。他认为,“山中观花”章中阳明通过“看花”论证花树以良知为存有本体,其“心外无物”在“物”为自在物时的意涵是“物”不“外”良知本体,“外”良知本体“无物”存有。以“物”为“事”,阳明“心外无物”在于揭示“行为物”不能离开行为主体存在,强调行为主体在实践中的自足性与主宰性。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书院

原文链接:http://acc.gzu.edu.cn/2021/1214/c5671a164162/page.htm

声明:转载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