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艺术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藏书馆
  3. 传习录:明道践行的人生法典

传习录:明道践行的人生法典

2020-07-30

基本信息

作者:孙虹钢

出版时间:2014-02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082840

 

书籍介绍

本书摘录王阳明的经典语录,结合当今种种社会现象和现代人心灵困惑进行深刻解读。分别从“心即理也 内存良知”“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学问思辨行”“一以贯之 无我之境”“戒惧慎独 成圣之路”五方面进行解读,精辟透彻、情理交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目  录

  • 第一篇 心即理也 内存良知

  • 让善在心中扎根

  • 回归简单,破除私欲之心

  • 淡定地面对一切

  • 诚信是人生的基石

  •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 专注的力量

  • 沉淀一下自己

  • 不断加强自己的涵养

  • 拓展生命的宽度

  • 修身先修心

  •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 第二篇 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

  • 理想的实现,要付出实际行动

  • 实践出真知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做力所能及的事

  • 静以修身

  • 保持快乐的心境

  • 切勿好高骛远

  • 坦然面对毁誉

  • 学会面对现实

  • 细节决定成败

  • 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 第三篇 正心诚意 学问思辨行

  • 循序渐进还是一步到位

  • 读书在于理解运用

  • 用心去做事

  • 不要让名利蒙住双眼

  • 学习要持之以恒

  • 学习是无止境的

  • 后天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 多一点质疑精神

  • 有所约束,懂得自律

  • 因材施教

  • 关键时刻考验人

  • 第四篇 一以贯之 无我之境

  • 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 年轻人需要不断磨炼

  • 战胜自己,心定不迷

  • 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 把事情做到极致

  • 有志向,有目标

  • 第五篇 戒惧慎独 成圣之路

  • 宽容地对待朋友

  • 何必吹毛求疵

  • 攀比之心要不得

  • 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 挖掘潜质,做最好的自己

  •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 做人不可过傲

  • 机会需要自己争取

  • 凡事要抓住根本

  • 为自己着想才能成就自己

  • 戒惧慎独,心中有眼

 

书籍试读

王阳明说:“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什么是至善?简单地说就是善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理、道理等要遵循的准则。那么,至善在哪?我们应该如何求至善呢?阳明先生认为,至善是人心的本体,所以我们应该到心中去求至善,如此,才算是找到了根本。做至善之人,行至善之事,应把重点放在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在“事事物物”上。内心懂得了善的道理并且在每件事上都这样要求自己,如此在达到惟精唯一的程度时就是至善了。阳明先生教人处事待物,必先明其理、顺其道、善其德、正其心,因为只有心正了,才能达到至善。

但是,只向内心求,就能求得至善吗?阳明先生说,“心即理”。天下没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既然事和理都出自于心,所以至善也只能求于心。以孝敬父母为例,难道要去父母那里求孝的道理吗?孝敬父母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去认识,如果到事上去求,到别处去求,就找错了方向,只有在心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入手处。内心去除私欲,以这样的心态去侍奉父母,怎么能不孝呢?冬天的时候,自然想到父母会冷,就会为其求温暖;夏天的时候,自然考虑到父母会热,就会为其求凉爽。如果以物质的标准来衡量孝心的话,可以说这是没有根基的,无法坚持很长时间,而且很容易枯萎腐朽,时间一长,便几乎了无生气。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孝心,才能真正感动人,长存世间,愈久弥芳,乃至流传后世。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内心的修为,不能莽撞做事。只有自己心里想清楚了,弄明白了,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心即理也,要求至善,就要去关注我们的内心。新科技、新技术的发达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物质虽然越来越丰富,内心却越来越贫瘠。如今,人们对内心的关注越来越少,道德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还记得小悦悦事件吗?这个事件曾经让中国人彻底反省。道德的拷问、良心的谴责、善良的呼唤,不断让我们扪心自问:“我还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吗?”你要找回那颗原本善良的心吗?在私欲膨胀的时代,我们要解决自身乃至国家的问题都需要从内心入手。首先要去内心深处求理,求至善,即在内心找到道德的法码,去人欲,存天理,然后以至真至纯的天理之心去做事。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