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生歌于天泉桥。
万里中秋月正晴,四山云霭忽然生。
须臾浊雾随风散[2],依旧青天此月明。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老夫今夜狂歌发[3],化作钧天满太清[4]。
处处中秋此月明,不知何处亦群英[5]?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6],支离羞作郑康成[7]。
铿然舍瑟春风里[8],点也虽狂得我情。
【注释】
[1]中秋,王阳明宴请门人于天泉桥,设席于碧霞池上。酒至半酣,门人中有的高声放歌,有的掷箭于壶,有的击鼓泛舟,王阳明退而作诗《月夜二首》。
[2]须臾 :片刻,短时间。
[3]狂歌 :纵情歌咏。
[4]钧天 :“钧天广乐”的略语,指天上的音乐。太清 :天空。
[5]群英 :众贤能之士。
[6]朱仲晦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别号紫阳,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世称朱子,其理学思想是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7]郑康成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
[8]铿然 :声音响亮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