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忽五十[2],顿觉毛发改。
四十九年非,童心独犹在[3]。
世故渐改涉,遇坎稍无馁。
每当快意事[4],退然思辱殆[5]。
倾否作圣功,物睹岂不快?
奈何桑梓怀[6],衰白倚门待!
【注释】
[1]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新春,王阳明年满五十周岁,思归之情越发深切,故作《归怀》一诗感怀。
[2]行年 :经历的年岁,指当时的年龄。
[3]童心 :原意为本性、真心,此处引申为王阳明做圣人的“第一等事”。
[4]快意 :心情舒畅,称心如意。
[5]退然 :谦卑,恬退。辱殆 :困辱和危险。
[6]桑梓 :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