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诗歌库
  3. 寄浮峰诗社[1]

寄浮峰诗社[1]

晚凉庭院坐新秋,微月初生亦满楼。

千里故人谁命驾[2]?百年多病有孤舟[3]。

风霜草木惊时态[4],砧杵关河动远愁[5]。

饮水曲肱吾自乐[6],茆堂今在越溪头[7]。

【注释】
[1]正德八年秋九月,或闻王阳明与湛甘泉欲卜居萧山湘湖,萧山文士结社于浮峰,有诗寄王阳明,王阳明作此诗奉答。该诗在《王文成公全书》中被收录于“滁州诗”,据《王阳明年谱长编》考证,该诗写于王阳明到任滁州之前,故将其置于“归越诗”中。浮峰诗社:山阴文士与萧山文士曾结诗社于浮峰,其中多为王阳明的弟子与故友。浮峰,即牛峰山,又名牛头山,王阳明将其改名为浮峰,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杨汛桥镇。 [2]故人:即湛甘泉。命驾:动身出发。此处指湛甘泉正德七年奉使往安南国册封安南王,次年(1513年)正月到达安南国一事。 [3]多病:王阳明的自述,因他此时正在阳明洞休养,无法前往浮峰与众人结社,遂以此诗告知缘由。 [4]惊时:惊动时令,本诗写作时正处于由秋入冬季节交替之际。 [5]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棒槌,亦指古代思妇为戍边的丈夫赶制冬衣时捣衣的声音或情境。关河:函谷关与黄河,指遥远的边塞。 [6]饮水曲肱:喻指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7]茆堂:亦作“茅堂”,本指草盖的屋舍,此处指浮峰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