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退出
简
简
繁
EN
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诗歌库
修心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跟王阳明学修心
请登录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退出
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诗歌库
修心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当前位置:
修心库
谦恭,是最好的修行
谦恭,是最好的修行
原文:
注释
地不谦不足以载万物,天不谦不足以覆万物,人不谦不足以受天下之益。
出处:
《卷二十四·外集六·书陈世杰卷》
译文:
地不谦虚便不足以承载万物,天不谦虚便不足以覆被万物,人不谦虚便不足以接受天下人的帮助。
解析:
王阳明的弟子陈世杰因为不屑于过度的谦恭,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自以为是。为免弟子在歧途中越陷越深,王阳明专门写信劝诫他 :“地不谦不足以载万物,天不谦不足以覆万物,人不谦不足以受天下之益。”在王阳明眼里,谦恭是一个人德行的基础,只有做到谦恭,才能成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周易·谦卦》中讲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总是谦恭有礼。谦卦的卦象是高山峻岭伏藏在地的下面,也可以看作是在高山的绝顶之处,呈现一片平原的景象。谦卦也是六十四卦中唯一一个六爻皆吉的卦,可见古人对“谦”的推崇。在王阳明的观念中,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谁都没有资格轻视他人,所以“谦”也是对待天地万物最基本的态度。正因如此,王阳明将“谦”视为“众善之基”,不断地告诉家人和弟子要秉持谦恭之心。 谦恭,能让一个人保持聪明睿智,并不断革新进步。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有一次,其子梅葆玖看过他的《霸王别姬》后,告诉他第二场戏虞姬出场时,剑鞘在身后翘得太高,顶着斗篷不好看。待第二天再演这场戏时,梅兰芳便对这个动作进行了调整。还有一次,梅家的一个伙计去看戏,认为梅兰芳当日脸上的红色画得重了些。次日一演完,梅兰芳便问伙计 :“今日是不是比昨日要好些?”尽管此时的梅兰芳早已名扬四海,但对来自非专业人士的点评,他依旧能够谦恭地接受,并做出相应改进。平日在生活里,他待人也温厚平易,即使面对晚辈,也会微微欠身,面带笑容,放低音量 ;晚辈中如果有女性,他还会起身让座。晚清名臣曾国藩在谈及修行的四种境界时,总结第一种是“诚恳谦恭,注重自身修为而萌生出聪明睿智”,而这用来形容梅兰芳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带来智慧,谦恭还会提升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在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有一条由鹅卵石铺就的六尺巷。巷子全长180米、宽2米,走完全程不过四五分钟,看似十分寻常,但它却有一段极不平凡的来历。据《桐城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某天,他收到一封家书,家人在信中向他详细描述了与邻居家争夺三尺土地的矛盾纠纷,并希望他能利用职权“摆平”此事。张英看完信,只回复了一首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回信后也意识到了不妥,于是主动在双方争执的交界处退让了三尺。邻居吴氏见状十分感动,也退让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就形成了这条六尺巷。六尺巷既是谦恭礼让的典范,又是邻里和睦的充分体现。其实,无论是为民者,还是为官者,只要心中存有谦恭,就是一种修身。以修身为先,学问越深则越需虚心谨慎,地位越高则越应以礼待人。因此,若能像大学士张英那样,把谦恭当成一种修行来要求自己,人生或许会达到另一种境界。 王阳明一生虚怀若谷,以“谦”自持。他认为学以至圣需要一种洒脱的胸怀、谦恭的品质和光风霁月的气度。事实上,谦恭不仅是古代圣贤所追求的美好人格,更是现代人应该追求的美好品质。怀抱谦恭之心去探索、感悟这个世界,相信世界同样也会回报以体谅、理解与尊重。
展开完整解析
顶部
地不谦不足以载万物,天不谦不足以覆万物,人不谦不足以受天下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