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诗歌库 修心库 法帖库 乐童库 艺术阳明 专家库
  1. 当前位置:
  2. 修心库
  3. 修得平常心,做个自在人

修得平常心,做个自在人

王阳明的一生波澜起伏,有过平匪患、安叛乱的荣光,也有过陷囹圄、遭酷刑的险境。但无论是高峰还是低谷,都没能在他心中掀起半点微澜。他始终能以一颗平常心应对疾风高浪,荣辱成败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正如王阳明自己所说那样:“毁誉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何如尔!”人行于世,修得一颗平常心,才能不被外界裹挟,活得潇洒而从容。

得财不喜

生活中,有很多人迷恋于钱财,只要有利可图,哪怕违背本心,也不管不顾。结果他就会被物质财富所奴役,得财之时欣喜若狂,失财之时悲若疯癫。反之,若是能够减少对钱财的执念,内心自能澄澈清明,处世心所动。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本来身无功名,靠着曾国藩顺风顺水,最后任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的高位。同治三年,曾国荃率军大败太平军。朝廷为了嘉奖他,赐了他大量的金银财宝。曾国荃得到赏赐后,一连好几天大宴宾客,还邀请曾国藩也前来赴宴。曾国藩把他劈头盖脸痛骂一顿,劝他低调收敛几分。可他仍毫不在意,在老家大兴土木,把家中府邸建得堪比王府。最后因为逾越礼制,他被人告发,很快就被夺去职位,灰溜溜地回了老家。现实中就有不少人持有曾国荃般的“暴发户心态”,获得一点财富就忘乎所以,把优越感写在脸上。但古语有云:“客不离货,财不露白。”一个人得财而忘形,大肆张扬,最终不是迅速败光家财,就是遭人妒忌,引来祸事。人这一生想要平顺,最好能看淡金钱,得财不喜。唯有贵而不显,华而不炫,方能真正地守住自己的财富。

失利不忧

王阳明出身书香世家,天资聪颖。可他年轻时接连两次参加科举,均以失败告终。同窗们均以落第为耻,王阳明却说:“世人以不第为耻,吾以不第动心为耻。”说完便继续安心读书,面对人生的失利,王阳明的内心始终平静如水,没有丝毫的涟漪。既然没有考中,只需继续潜心学习即可,不必惶惶忧虑。等到第三次科举,他终于以深厚扎实的学识,顺利考中进士。于丹曾说:“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更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与其为眼前的失利而忧虑,不如鼓起勇气面对,再寻机遇。世人很喜欢曾国藩的一句话:“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失利,可以是击垮一个人的重负,也可以是成就一个人的契机。一蹶不振或是重振旗鼓,全在于你的一念之间。内心强大的人,都能明白当下的受挫,不过是我们漫长一生中的一小段路程。他们以此磨炼自己,在失利中寻找机遇,实现人生的逆风翻盘。

享誉不骄

王阳明在《传习录》里曾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骄矜之心一起,难免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长此以往,只会故步自封,甚至招来祸患。清代大将军年羹尧,曾为雍正继位立下汗马功劳。于是,雍正就把整个西北都交给他。年羹尧手握西北军队、财政、官员任免大权后,便开始飘飘然。他命人在府衙画上五爪金龙,吃饭叫“用膳”,赏别人东西叫“赐”。出门要黄土填道,一副皇帝的排场。消息传到雍正皇帝耳中,雍正勃然大怒。于是假意请他回京参加宴席,等他回来后直接派人将其抓进大牢。雍正给他列了92条大罪,剥夺了他的官职与爵位。最终年羹尧在狱中自杀,子孙充军发配,家产全部充公。

生活中,人人都有声名鹊起的时刻,于是便心生傲气,不可一世。但成大事者,即便面对天大的荣誉,也能不居功、不自傲,始终谦逊而低调。王阳明曾说:“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看到自己的不足,是认识自己的前提;戒掉自己的傲气,才能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古往今来,内心通透之人,都懂得放低姿态。时刻保持谦逊,享誉不骄,才能保全自己,避免灾祸。

受谤不恼

很喜欢何权峰在《格局》中的一句话:不管是侮辱、诽谤,还是批评、攻击,对一个心胸开阔、有大器量的人来说,他的内心就像一个大湖,你丢进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会熄灭;你丢进去一包盐,它很快就会被稀释。西谚有“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活在世上,没有谁的生活万事顺遂,谁都难免有遭遇不公,受尽委屈的时候。可抱怨与恼怒,只会伤害自己,看轻看淡才是最好的解脱。苏东坡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这世上,寻常人都会因为遭受侮辱,暴跳如雷。

但那些大勇之人,受到无端的诽谤,依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因为他们修养深厚,宠辱不惊,淡定从容。成年人的生活里,每个人都会被他人评论,说长道短,偶尔也会遭遇讽刺、谣言和诽谤。学会不在意,不生气,才能在外界的纷扰中寻得一方安宁。很喜欢王阳明的一首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人活一世,究竟活得好不好,其实全在于你内心的感受。若是你太在意外界的评价,太关注得失荣辱,那么生活中但凡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在你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修得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世事纷繁中自在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