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就是记住为什么出发
《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抵达的目标。不忘初心,才会让人知道,我们从什么地方来,要到什么地方去。不管在怎样的年龄,都有踏上征程的勇气。
守初心,要先致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只是具备了一种才能而已:那就是致良知。大众不能做到聪明睿智,只是因为不去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中的“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人的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后来王阳明对“良知”进一步解释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也就是说,“良知”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只要你有良知,就能得道。道德良知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为非作恶就越大。
所以说,一个人一定要具备一种坚守自己良知和底线的品质。但你想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到“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则是极为不容易的,就像苏武牧羊19年之久,历经艰辛,拒绝匈奴的各种威逼利诱,只为守节,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守初心,要不忘过去
王阳明十二岁时,曾问私塾先生:“何为第一等事?”先生回答:“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答:“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自此,他便将做圣人当做一生言行所指,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赶路,不断的前行,没有留意沿途美丽的风景,以至于几乎忘却了年少时的梦想。我们像个陀螺一样旋转,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生存很简单,生活很难。我们忘记了为何而出发,活在自己设计的未来中。其实,生活中除了工作和财富、健康、家庭、朋友等之外,我们还有自己的初心。不要因梦想难以实现,就选择放弃,更不要因梦想极易实现,就遗忘了自己的初心。
李自成因贫苦而造反,理想远大,就是为了改善天下劳苦大众和他本人的生活。在造反的十几年中,他多次被明王朝逼入绝境,但他宁可死也不忘初衷,因为对初心的坚持让他成为一方霸主。成为霸主之后他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在乎的只是眼前的荣华富贵,终日沉浸于奢靡之中。最终导致自己的军团瓦解,自己仓皇而逃。李自成的例子告诉我们:当你忘记过去,就注定没有未来!
守初心,就是记住为什么出发
林清玄说:“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让湖光山色去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开或者身边擦过!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白岩松也说:“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愿你走出是少年,归来依旧是少年。
《华严经》中有一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抵达的目标。不忘初心,才会让人知道,我们从什么地方来,要到什么地方去。不管在怎样的年龄,都有踏上征程的勇气。
守初心,要先致良知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只是具备了一种才能而已:那就是致良知。大众不能做到聪明睿智,只是因为不去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中的“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人的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后来王阳明对“良知”进一步解释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也就是说,“良知”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只要你有良知,就能得道。道德良知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为非作恶就越大。
所以说,一个人一定要具备一种坚守自己良知和底线的品质。但你想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到“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则是极为不容易的,就像苏武牧羊19年之久,历经艰辛,拒绝匈奴的各种威逼利诱,只为守节,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守初心,要不忘过去
王阳明十二岁时,曾问私塾先生:“何为第一等事?”先生回答:“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答:“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自此,他便将做圣人当做一生言行所指,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赶路,不断的前行,没有留意沿途美丽的风景,以至于几乎忘却了年少时的梦想。我们像个陀螺一样旋转,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生存很简单,生活很难。我们忘记了为何而出发,活在自己设计的未来中。其实,生活中除了工作和财富、健康、家庭、朋友等之外,我们还有自己的初心。不要因梦想难以实现,就选择放弃,更不要因梦想极易实现,就遗忘了自己的初心。
李自成因贫苦而造反,理想远大,就是为了改善天下劳苦大众和他本人的生活。在造反的十几年中,他多次被明王朝逼入绝境,但他宁可死也不忘初衷,因为对初心的坚持让他成为一方霸主。成为霸主之后他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在乎的只是眼前的荣华富贵,终日沉浸于奢靡之中。最终导致自己的军团瓦解,自己仓皇而逃。李自成的例子告诉我们:当你忘记过去,就注定没有未来!
守初心,就是记住为什么出发
林清玄说:“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让湖光山色去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开或者身边擦过!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白岩松也说:“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愿你走出是少年,归来依旧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