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作品库
  3. 《寄杨邃庵阁老》二(癸未)

《寄杨邃庵阁老》二(癸未)

前日尝奉启,计已上达。自明公进秉机密,天下士夫忻忻然动颜相庆,皆为太平可立致矣。门下鄙生独切生忧,以为犹甚难也。亨屯倾否,当今之时,舍明公无可以望者,则明公虽欲逃避乎此,将亦有所不能。然而万斛之舵,操之非一手,则缓急折旋,岂能尽如己意?临事不得专操舟之权,而偾事乃与同覆舟之罪,此鄙生之所谓难也。夫不专其权而漫同其罪,则莫若预逃其任。然在明公亦既不能逃矣。逃之不能,专又不得,则莫若求避其罪,然在明公亦终不得避矣。天下之事,果遂卒无所为欤?夫惟身任天下之祸,然后能操天下之权;操天下之权,然后能济天下之患。当其权之未得也,其致之甚难;而其归之也,则操之甚易。万斛之舵,平时从而争操之者,以利存焉。一旦风涛颠沛,变起不测,众方皇惑震丧,救死不遑,而谁复与争操乎?于是起而专之,众将恃以无恐,而事因以济。苟亦从而委靡焉,固沦胥以溺矣。故曰“其归之也,则操之甚易”者,此也。古之君子,洞物情之向背而握其机,察阴阳之消长以乘其运,是以动必有成而吉无不利,伊、旦之于商、周是矣。其在汉、唐,盖亦庶几乎此者。虽其学术有所不逮,然亦足以定国本而安社稷,则亦断非后世偷生苟免者之所能也。夫权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小人窃之以成其恶,君子用之以济其善,固君子之不可一日去,小人之不可一日有者也。欲济天下之难,而不操之以权,是犹倒持太阿而授人以柄,希不割矣。故君子之致权也有道,本之至诚以立其德,植之善类以多其辅。示之以无不容之量,以安其情;扩之以无所竞之心,以平其气;昭之以不可夺之节,以端其向;神之以不可测之机,以摄其奸;形之以必可赖之智,以收其望。坦然为之,下以上之;退然为之,后以先之。是以功盖天下而莫之嫉,善利万物而莫与争。此皆明公之能事,素所蓄而有者,惟在仓卒之际,身任天下之祸,决起而操之耳。夫身任天下之祸,岂君子之得已哉?既当其任,知天下之祸将终不能免也,则身任之而已。身任之而后可以免于天下之祸。小人不知祸之不可以幸免,而百诡以求脱,遂致酿成大祸,而己亦卒不能免。故任祸者,惟忠诚忧国之君子能之,而小人不能也。某受知门下,不能效一得之愚以为报,献其芹曝,伏惟鉴其忱悃而悯其所不逮,幸甚!

收录(14):
书籍名称
版本信息
《阳明先生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卷
明刻本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民国二年(1913)上海中华图书馆石印本
《阳明先生文录》十七卷《语录》三卷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范庆刻本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明隆庆六年(1572)谢廷杰刻本
《王阳明先生全集》二十二卷《首》一卷
清康熙十二年(1673)俞嶙刻余姚敦厚堂黄氏印本
《王文成公全书》七种三十八卷
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
《阳明先生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四卷
明嘉靖刻本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民国九至二十三年(1920-1934)上海中华书局铅印二十三至二十五年(1934-1936)重印《四部备要》本
《阳明先生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卷
明嘉靖十四年(1535)闻人诠刻本
《王文成公书牍》一卷
民国三年(1914)上海图书局石印本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清光绪浙江书局刻本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民国上海中华书局铅印《四部备要》本
《阳明先生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卷《传习录》二卷《则言》二卷
明嘉靖刻本
《阳明先生文录》五卷《外集》九卷《别录》十四卷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闾东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