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思田靖乱
岑氏一族自宋元以来逐渐发展成广西大姓土著,明代初年作为土官管辖思恩、田州。嘉靖四年(1525),朝廷政策有变,以流官代替土官。本来流官势力微弱,总是借狼达土兵的力量讨伐叛乱,土官也给予协助。然而,乱贼平定之后,所有军功都归于流官,土官得不到任何回报。因此,当时的岑猛父子对新政不满,起兵叛乱。嘉靖五年(1526),都御史提督军务姚镆前去讨伐,擒获岑猛父子。而岑猛部下头目卢苏、王受再次拥兵造反,攻下了思恩、田州两座府城。姚镆率广东、广西、江西、湖广四省大军前往征讨,却连连败退下来。
临危受命
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在故乡讲学的安稳生活结束。因为这一年的五月十一日,朝廷决定由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王阳明兼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去平定思恩、田州的叛贼。六月六日,兵部使者将圣旨送到王阳明手中。此时已是残病之躯的王阳明,多次上疏表明了自己的辞退之意,却未得允许,王阳明只能拖着病躯,赴任前往。
平乱招抚
嘉靖六年(1527)九月九日,王阳明从故乡越地出发,直奔广西,踏上了他生平最后的征程。在赴任途中就已经将广西境内的情况了解了一番,他分析后认为思恩、田州应以招抚为上策,而不应以征剿为主。
为了快速平定思田,王阳明做了几点安排:将行营搬到浔州(今广西桂平);遣返了前任巡抚征调的几万大军,只带领7000名湖广永顺、保靖地区的士兵,而且士兵们都解甲休息;将朝廷停止进剿、决定招抚的消息传递给卢苏、王受。
卢苏、王受与官军对抗,本来就是为了活命,并没有主动反叛朝廷的意思。在殊死抵抗中,他们居然将官军打得落花流水,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当听闻王阳明前来广西镇压他们的起义后,他们一时间变得不安起来。因为王阳明曾提督南赣汀漳军务,将江西、浙江、湖广、广东四省交界地区的“山贼”都剿灭了。与王阳明所率领的军队硬拼,只会自取灭亡。卢苏、王受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听到了王阳明决定招抚的消息。他二人开始不相信,认为王阳明在耍诈,后来听到王阳明将数万军队遣散,才开始有些相信。王阳明居然只带了几千兵士驻守在浔州,这让卢苏、王受两人又充满了狐疑。
在嘉靖六年(1527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王阳明进一步将行营驻守在南宁府(今广西南宁)。南宁府离思恩和田州更近,这进一步向卢苏、王受表明了王阳明招抚的心意。卢苏、王受为了探明王阳明的虚实,派出了黄富等头目前往南宁拜见王阳明。虽然黄富向王阳明表明了愿意投降的意思,但并没有做出实际的行动。
王阳明特意让黄富传话给卢苏、王受,如果真心归附朝廷,卢苏、王受就应该亲自到南宁面见王阳明。卢苏、王受接到了黄富的传话,与众人商议后,决定答应王阳明的招抚。有部下对卢苏、王受说了王阳明曾经有诱杀浰头池仲荣的事情,这一下子又让二人犹豫起来。但王阳明已经做好了宣传,整个广西都知道王阳明特意向朝廷请求才实行了招抚。卢苏、王受见民意难为,便召集所属将士到南宁接受招抚。
两人所领军队有七万多人,远远超过王阳明所统领的军队。卢苏、王受为防有变,只身前往南宁城,让诸多将士驻守在南宁城外。如果王阳明诱杀卢苏、王受,驻守在城外的七万军队就攻下南宁,为二人报仇雪恨。如果王阳明处事公允,确实是招抚,就一并归附朝廷。而王阳明早已经探听到卢苏、王受二人的部署和打算,也断定招抚计划奏效了。
卢苏、王受刚进了南宁府,王阳明就有理有据地披露了他们的罪行。由于王阳明句句属实、句句在理,卢苏、王受两人不得不承认错误。王阳明看他们诚心接受招抚,便对他们施以了杖刑,以示惩戒。卢苏、王受二人原以为王阳明一定会对他们进行重罚,不是杀头,就是受牢狱之灾。可是王阳明对他们如此仁慈,一下子就感动了他们。
王阳明与二人同出南宁城,安抚那七万待命的军队。当王阳明宣布朝廷赦免了他们反叛的罪行后,七万军队一片沸腾,甚至喜极而泣。王阳明让卢苏、王受等人遣散这七万军队,让他们各自回乡。王阳明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招抚的手段平定了思田之乱,并在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给朝廷上了《奏报田州、思恩平复疏》,总结了穷兵黩武的十患和罢兵招抚的十善。
十患十善
十患为:亏损皇上好生之德;消耗钱粮;伤亡兵士;贻误农耕;恶化与土官的关系;聚兵一隅,酿成其他区域夷族的动乱;加重百姓负担;失却湖广士兵家属之心;诛杀僮瑶之族,造成自撤藩篱;以兵克必以兵守,岁岁调拨,劳费无已。
十善为:昭明皇上好生之仁;节财省费;兵免于死亡之苦;不废农耕;使土官感恩戴德,息反侧之奸;使远近之兵,各归所守,无顾此失彼之患;节省民力,贫民解于倒悬;使湖广士兵家属安心定志;可使僮瑶之族外防边夷;可使人民各安其业,近悦远来。
这十患、十善,针对的都是如何安民,也只有安民才能让地方长治久安。经过王阳明向朝廷奏请,朝廷决定将田州府改为田宁府,改由流官做知府。而在八甲地区另设土官管理田州,由岑猛的小儿子岑邦相暂时管理州中事务。同时设定了19个土官巡检司,由卢苏、王受等人做巡检。这就是土官流官并行制,但田州及巡检司的土官都必须受田宁府知府的管制。这种土官流官并行制,也在思恩府开始推行。
教化安抚
王阳明特别重视平乱的善后工作,注意对百姓加以安抚和施以教化。除了在行政建制上对地方进行约束,还通过文化教育教化地方百姓。他不仅在思恩、田州建立学校,还让通晓律法、礼仪的人到这里讲学。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化宣传,达到教化地方、稳定统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