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阳明洞原名东洞,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龙场镇东的龙冈山(又名栖霞山)半腰,明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由草庵移居其中,改名为“阳明小洞天”,后人遂称此洞为“阳明洞”。2006年,阳明洞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明洞洞口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手迹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七个大字和明代贵州监察御史冯晋卿所立碑石。洞内宽敞明亮,高4米,深20米,最宽处10米,面积20余平方米,可坐百余人。洞顶钟乳石累累下垂,争奇竞秀,千姿百态。历代名人学者、仕宦缙绅到阳明洞瞻仰,于洞内外刻有大量摩崖和诗文,共计43幅,是国内溶洞摩崖最多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