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通天岩,明朝时位于江西赣州府城西二十里,现为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城西北郊6.8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正德十五年(1520)八月,邹守益、陈九川遁居通天岩,于是王阳明携弟子往游通天岩,随地讲学,多有唱酬。
历史佐证
邹守益《东岩题刻》
安成邹守益、临汝陈九川受学阳明先生,闲坐通天岩……客至,坐石咏觞,刻之洞口……凡浃旬而归。先是游访者宪副王度、郡守丞盛茂、夏克义、邑令宋瑢,同游者盱江夏良胜,游而信宿者刘寅、周仲……欧阳德、刘琼治、王一峰也。
陈九川《明水陈先生文集·寿大司成东廓邹公七十序》
正德庚辰,余与东廓邹子再见阳明先生于虔,进授良知之训,遁居通天岩中,久之,咸若有得。
王阳明《通天岩》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王阳明《游通天岩示邹陈二子》
邹陈二子皆好游,一往通天十日留。候之来归久不至,我亦乘兴聊寻幽。岩扉日出云气浮,二子晞发登岩头。谷转始闻人语响,苍壁杳杳长林秋。嗒然坐我亦忘去,人生得休且复休。采芝共约阳明麓,白首无惭黄绮俦。
王阳明《忘言岩次谦之韵》
意到已忘言,兴剧复忘饭。坐我此岩中,是谁凿混沌?尼父欲无言,达者窥其本;此道何古今?斯人去则远。空岩不见人,真成面墙立。岩深雨不到,云归花亦湿。
通天岩简介
又名玉岩,中有忘归岩、忘言岩。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属丹霞地貌,其名源自“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之说。通天岩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以江西最大的石龛造像群著称于世,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据《天启赣州府志》:“忘归岩,在通天岩半壁。王阳明偕讲学门人,穷岩之胜,始得此幽雅峻绝,坐而忘归,较之通天更奇,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