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籍信息
作者:周月亮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01
ISBN:9787513411455
内容简介
《明阳心学十九讲》集结了周月亮先生阳明心学十九场讲座的讲稿,是周先生对王阳明及其学说的最新研究成果。书中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将哲学化的阳明心学进行感性化处理,使玄之又玄的阳明学与当代人的生活更加贴近,更容易被读者领会和理解。
作者简介
周月亮,当代“心学”名家,国内王阳明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涞源,十余岁时初次接触王阳明;上世纪八十年代于研究生阶段开始研究王阳明,并深受王学后裔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把研究王阳明及其心学作为毕生追求,曾出版《王阳明传》等多部具有重大反响的作品,在“三峡大讲堂:历史文化系列”开设王阳明及其心学专讲,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是国内活学活用王阳明心学智慧的开拓者、传播者和实践者,深深影响了一大批王阳明后续研究专家和作家。
书籍目录
一、从心里长出来的
二、突围:“横来竖去”
三、真善美:“格竹子”“龙场悟道”“岩中花树”
四、隐逸与精警
五、豪迈得忧伤 天真到狡猾
六、侠儒的“中而因通”
七、信解行证“得”身心功夫
八、良知即中庸
九、“乐”是圣学的本体
十、感性的良知
十一、王阳明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十二、我心光明
十三、心学的精髓在反精神奴役
十四、因良知 得自由 以服务
十五、功夫是一门哲学艺术
十六、众妙之门
十七、心实用主义
十八、良知共享和共享经济
十九、被误解的王阳明及答心友问
附 录 对话周月亮:让善良的人有力量
试读
信解行证“得”身心功夫——良知不可敷衍
然后是“解”,“解”是解悟,比如说:我对王阳明多少有点“解”,但这“解”和稻盛和夫的那种“解”就不是一个“解”。稻盛和夫的“解”是救命的,是解悟。我至多不过算是同情理解,而稻盛和夫拿王阳明的理论来管理企业,把京瓷做成大品牌。日航要倒闭的时候,稻盛和夫介入,他不做飞机,他做“致良知”,不为赚钱,而是为了让老百姓降低飞行的费用,这还真不是唱高调,这就叫知行合一。那些嘴上天天喊着“诚信”的人,往往却是一点诚信都没有,真诚信的人不标榜自己诚信。
王阳明就曾说过:“天天良知,天天良知,是人都腻歪,我的良知是千难万险体验出来的,诸君都敷衍。”因为连你们都敷衍它,让人对良知都生厌了,真正有良知的人不标榜良知。
知识时代让这个“解”变得方便了,比如钱钟书为了写《管锥编》得一麻袋一麻袋堆一屋子资料,现在人们什么都百度一搜,“解”也变得扁平化、脆薄化。如今这种“信息崇拜”全面推广了“不思之学”,信息泛滥“土崩”了主体性、软埋了主体性。心学强调将身心置于存在当中,内在发育的思想可以扩展主体感知度、遏制过分的符号虚拟化。
真正的解悟须先起疑情,百思不得其解,突然契悟后豁然开朗。起了疑情的“解”,很难很金贵。现在“解”太容易了,就把解“泡”了,这样就没有解了,解了也不算。从网上搜信息是用完就扔,都“塑料袋化”了,并不在你心里滋润发芽,并不能够成为一种内功,只能成为一种资讯。这样在你“行”的时候就会无力,行是做功夫,也可以解释成行功,你做功夫到一定程度,就会“咔”地一下亲证——真正的明心见性的开悟是“证”,“道流心法,无形贯通”,证悟出来的那是自己的,从你心里长出来的。解悟出来的还是人家的。假设说我把王阳明解得不错,那还是王阳明的,不是我的。而稻盛和夫就是亲证,他是证悟,还有不如我的那些人,是卖弄悟——卖弄一下,假装知道。
真正的解悟也需要做功夫。我只是在解读知识文本而已。学院派的基本上都是知识文本解读。《庄子》说得好:“可以言者,物之粗也,不可以言者,物之精也。”古话可有好的呢,如:修命有为,修性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