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籍信息
作者:束景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3/01
ISBN:9787309154214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三卷本《阳明大传:“心”的救赎之路》的精编本。《阳明大传》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20年度十大好书。本书整体上保留作者的重大研究成果和精华,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通俗性。有助于读者更快地了解王阳明。主要针对一般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需要,对原书进行重新的编排和删减。删掉了原书中较多的引文,以求阅读的紧凑性。同时也删除过于深度的思想解读章节,以及过于琐碎的细节和外围的论述文字。
作者简介
束景南,浙江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在宋明理学、中国文化史等研究领域享有盛誉,代表作有《朱子大传》《朱熹年谱长编》等。在阳明学研究方面,出版有《阳明佚文辑考编年》《王阳明年谱长编》《王阳明全集补编》等,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阳明学研究论文。其中《王阳明年谱长编》《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分别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一等奖和二等奖。《王阳明年谱长编》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天上“石麒麟”的降生
第二章 太学上舍生:好作古诗文的名士
第三章 “上国游”的交响新乐章
第四章 “善学善变”:思想新变的涌动
第五章 乙丑之悟:阳明心学之路的起点
第六章 从兵部主事到龙场驿丞
第七章 龙场之悟:超越白沙心学之路
第八章 凤凰再生:从庐陵知县到吏部主事
第九章 新“上国游”的心学乐章
第十章 南畿游:倡道东南的“杨时”
第十一章 在南都:讲学论道开新天
第十二章 文武之道:在江西的文治武功
第十三章 平定宸濠叛乱的悲喜剧
第十四章 良知心学:王学的真正诞生
第十五章 挣扎在嘉靖“学禁”的厄境中
第十六章 生平学问思想的第二次总结
第十七章 起征思田:悲剧命运的最终结局
(目录有所删减)
试读
成化十八年(1482年)春中,在京的王华迎养王伦,王伦便携阳明一起赴京师。舟过镇江金山时,只见金山突兀耸立于大江之中,如中流砥柱,妙高峰下,千帆竞流,不尽长江滚滚东去。镇江守月夜来迎王伦,与一班骚人禅客登金山寺饮酒赋诗,众诗客都还未吟诵成篇,阳明已先在旁即兴口占了一首诗: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众骚人墨客都十分惊异,便叫阳明即景再赋蔽月山房诗,阳明又冲口吟了一首: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首诗颇类似于禅家的机锋悟偈,是用山月的大小变化说明事无大无小,物非有非无,一切变化都是虚幻不实的假相,是人“心动”的着相。阳明以诗说禅,使人联想到禅家“月印万川”的故事。
阳明就这样带着一个神童才子的“光环”进入京师,居住在长安西街。王华供职的翰林院在长安东街,王华的官舍居地则在长安西街。长安西街有一著名的大坊叫长安街坊,简称长安街,又名时雍坊,王华、阳明就住在长安街坊中。这长安街坊正是京城最热闹的繁华去处,佛刹道观林立,三教九流杂居。誉为“第一丛林”的大兴隆寺就在长安街坊北,阳明就居住在大兴隆寺旁,大兴隆寺成为好佛道的阳明最喜欢来玩的地方。
原来这大兴隆寺是创建于金世宗大定年间的古刹,因寺内建有两座巍峨壮丽的巨塔,所以寺又称双塔寺。明时高僧姚广孝就病逝于双塔庆寿寺。正统年间,大太监王振动用民役共二万余人大修双塔庆寿寺,花银数十万两,修造得金碧辉煌,寺前建高大牌楼,匾题“第一丛林”,改名大兴隆寺,又名大慈恩寺。自此大兴隆寺名冠京师,连皇帝都亲往寺中问经受法,称为“弟子”。朝中大臣也多好居住在大兴隆寺四周,地方大员与名贤应召进京也多住在大兴隆寺中,讲经说法。除大兴隆寺外,长安街坊一带还有五显庙、文昌阁、土地庙、关帝庙、火神庙、马神庙、城隍庙、张相公庙(河神)、鹫峰寺、灵济宫、显灵宫等,多是斗鸡走狗之徒、卖卦相命之士聚集活动的场所。像城隍庙市,规模尤盛大。城隍庙市成为相卜巫祝、商贩走卒、杂技戏耍、斗鸡玩鸟的最大交流活动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