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籍信息
作者:周月亮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5月
ISBN:9787544332088
内容简介
《大儒王阳明——内圣外王 知行合一》讲述了王阳明融诸学于一体,集各家之大成,创心学,平乱党,辞章、兵学、仙佛,无不涉猎。继孔圣、孟圣之后的又一儒家圣人。外以史实文字记载以追求实叙,内以体现阳明心性功法以彰显心学,清谈漫话,平铺直叙,用最简朴的语言,从人性的角度贴近神圣化了的王阳明,感受活生生的明代大儒王阳明之成败得失,体会融儒释道精华的心学之力量及其韵律。
作者简介
周月亮,生于1958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生导师。撰有《近世文学论稿》《水浒智局》《(儒林外史)与中国士文化》《新评新校(儒林外史)》《走向卢沟桥》《历代大儒传》(主编)《孔学儒术》《释家箴言录》《王阳明内圣外王的九九方略》《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电影现象学》《影视艺术哲学》等。
书籍目录
序 活出本真
第一回 古越阳明子
第二回 掘地觅天 反复有常
第三回 舍岸登筏觅津梁
第四回 小家的大帝国
第五回 风雨如晦心路难
第六回 屈服的壮丽:龙场悟道
第七回 以行求知
第八回 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第九回 以无为本勇以成之
第十回 随地指点随处体认
第十一回 文人用兵传习录
第十二回 功成自会 随机运变
第十三回 致良知:让良知成为无意识
第十四回 游于艺
第十五回 无善无恶
第十六回 不动心
第十七回 此心光明
附录一 传主年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三 跋圣人功夫 俗世智慧
试读
序 活出本真(节选)
起脚于古越的阳明子,有着禹墨这一脉的精神气质。这是他与不能知行合一之儒的精神差别。他为了消解言行歧出,提出心物不二、心为根本的问题,重新设定人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天理内心化,把心天理化,用落实到“取”上的知行合一来对治二业道德、二重人格,从而知行合一地做人做事。阳明说他的心学是孔孟“千古相传一点真骨血”,是句朴实的良心话,也是为自己正名的辩解语。
阳明摸索出来致良知之路,是要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纯真地带,从外在的观念之网中解放出来。对于不研究天文、地理,只关注人性的中古人文观念来说,关于人性的定义是这观念之网的“纲”。然而关于人性的定义也只是短暂的士民协议。谁垄断了这个制定话语的权力,谁就是这个时期的真理发射者。真理是人说的,而人是能够说出任何“真理”的。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只是在铸造偏见,于是人类意识的万花筒便成为各种打扮成真理模样的偏见方阵的集合体。所以,真正的“人学”、“仁学”的首要任务是摆脱假象,回到纯真,还我清白。
这很难很难,比孙悟空跳如来的掌心还难。因为须广泛改组人们的意识结构。王阳明为此努力了。他将“心”论证为先验的直觉,并用经验化的方法证明“良心”能给人类带来可能的生活。“心”的基本属性是实践的精神和意志,而且既独立于实用,也独立于道德。“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要表达人类的根本精神是独立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自力更生”地去做一个伟大的平常人。人需要超越,走出“意必固我”的洞穴,走出闻见道理加给你的井蛙之见,这才能日新日日新地“更生”,才能感觉到太阳每天都是新鲜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你必须自信我性俱足,不必外求。这种“无援的思想”是一种能够把知识、理性快乐化的感性学、身心学、感动主义美学,心学近事远看、远事近看,高度随机,又绝对万变不离心宗,从而真诚地沿着大道中行而进。
阳明从始至终都坚持自度度人、成已成人,他认为在有良知这一点上,人人平等、人皆可以成尧舜。这个立场保证他的“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定盘星的有效性。心本体是纯真的,它高于任何经验语义的善恶。人人都能返回心本体,才能激活内在的本源性的直觉,才能将本体与功夫打并为一,从而使心学成为简易直截的起死回生之学。当圣奥古斯丁说“无须寻找,真理原在你心中”时,他强调了“经验与先验”是可以复合的。但怎么能保证这一点呢?阳明的“心即理”予以了理论证明;“知行合一”的修养方法予以了实践的落实;“致良知”则要求你把心中的真理“良知”使唤到眼神、话调、心中想、意之动上。使你的直觉成为“哲学王”的直觉,从而提高你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里尔克告诚青年的话可以辅证这一点:让你的判断力静静地发展,发展跟每个进步一样,是深深地从内心出来,既不能强迫,也不能催促。一切都是时至才能产生。让每个印象与一种情感的萌芽在自身里,在黑暗中,在不能言说中,不知不觉,个人理解所不能达到的地方,以深深的谦虚与忍耐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要想活出本真的人之味,就必须从沉沦的泥淖中超拔出来,去蔽解缚,明心见性,恢复人性的自然生机,从而超凡入圣。用扩张良知的方法,即用自我的力量来完成自我,让生命去照亮生活,而不是用生活剥夺生命,“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为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丢失“自我”,又不陷入那种束身寡过,一事不为的怯懦小儒的可怜境地;要从心髓入微处痛下自治功夫,既抗拒循规蹈矩之虚伪,又拒绝龙拿虎掷之欺骗。告别颟顸糊涂、竞奔险狡、自私自熹、自暴自弃等等自己活埋自己的活法,不做世俗的奴隶、境遇的奴隶、情欲的奴隶;永别一切奴才道德,自力更生,增强自己的善良和能力,当你的善良能够给你超强能力的时候,你就活出自己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