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籍信息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作者:沙滩孤雁 著
出版年月:2015年1月版
ISBN:9787504754998
内容简介
本书才采用了现代人比较喜欢的轻松活泼的语言,将《传习录》中难懂的内容用现代语言阐发出来,为广大阳明先生的粉丝搭起一座和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桥梁。全书结构主要有原文、注释、译文、解析四部分构成,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解析部分,也是本书存在的价值之所在。解析中,在坚持最大限度还原阳明心学原汁原味的前提下,结合现代人修身处世进行适当发挥,以达到古为今用之目的。
作者简介
作者沙滩孤雁,本名吴浩,河南安阳人。传统文化爱好者,深爱宋明理学中的“阳明心学”,利用业余时间,写就了自己读《传习录》的笔记,首发于天涯论坛,点击率突破十万,深受广大阳明粉丝的喜爱。
书籍目录
千古难辨“亲”与“新”
至善只在心中寻
心外绝无“事”与“理”
学问思辨不能少
知行岂能分两边
“格物”带您“止至善”
“尽心知性”圣人事
此“物”非彼“物”
拨乱反正为“格物”
不离天理是“主一”
立志!立志!
看病下药,谦和处友
痼疾还需猛药除
心如明镜皆能照
此心不于事上磨,更于何处磨此心
千金难买是“中庸”
君子不器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除却人情更无事
阳明教你修心法
集得义来鬼见愁
七情中和为至情
操舍皆在我心田
大中至正一贯穿
因时制宜
守得云开见月明
那“道”却在灯火阑珊处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移步景自现,何须问前程
磨刀不误砍柴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千古在此一日
垂拱而治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斩草除根
人在学在,人亡学亡
儒家VS墨家
一场由除草引起的答辩
不患妨功,惟患夺志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莽长
为学大病在好名
悔过以改之为贵
智者和愚者
无中生有
君子慎独
几人真肯爱此身
萧惠触的四鼻子灰
行知合一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知行并进
致知正是为穷理
致良知
必有事焉
颜回的乐和七情的乐
情顺万事而无情
为学终身只一事
机诈孙猴儿,良知如来掌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真专一和真持敬
陆子之学有点粗
只是致知
实践出真知
“格物”常见问题答疑
属官很忙咋求学
循序渐进致此知
圣人只是知天理
动止最难是得体
去恶善自来
着实用功自受益
阳明谈占卜
思无邪
圣人仪态自雍容
大道至简
睡着如何致良知
“厚”与“薄”
治病良方莫作践
良知只是是非心
阳明一语解纠纷
苏张之智圣人资
性善性恶再交锋
四句教
格物详解
知觉之处即是心
变动不居
快马犹然需加鞭
试读
序言(有删减)
通俗解读哲学著作,尤其是这种中国古代谈论很抽象心性问题的哲学著作,是比较难的。哲学著作和科学著作类似,提到它们,往往就是艰深、晦涩、不食人间烟火的代名词。解读《传习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举个例子,也许《传习录》中随便拿出一节,区区几十个字,但是为这几十个字所下的注解往往就有十几条、上百字之多。有时一句话中会出现“无一字无来处”的情况,就是每个关键的字词都是大有来头,大多是引用“先儒”著作中的话,其中每个词若有一点儿打点(理解)不到,就别想弄通这里的文意。更令人头疼的是,有时即使你看了注解,仍然是一头雾水,因为那些出处的原文同样很不友好,就是说引文同样艰涩难懂。看这样的书,就算有一点古文功底的人,看几页后都会筋疲力尽。更别说那些没有多少古文基础的大众读者了。
现在市面上翻译《传习录》的书不少,他们的注解很精细,翻译也可以做到“信、达、雅”的境界。但在我看来,这样还不够。心学本来就是注重体悟与实践的学问,对《传习录》只是做到能通顺翻译为现代文这一步,功夫依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其中的含义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阐发出来。其实就算做到这一步,也依然还是纸上谈兵,因为心学的核心功夫在于融入个人的骨髓和血液,形成一种本能和习惯,到了这一步,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变化气质”了。真的将心学的精神实质领悟了,即使把《传习录》烧掉也没有关系。
另外,阳明先生在《传习录》刚出版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增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传习录·序》)这一点是所有《传习录》的读者所应该首先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