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籍信息
吴志远、李小希 译;(日)三轮执斋 校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01
ISBN:9787511268303
内容简介
《标注传习录》发端于三轮执斋在京都给筱山侯讲学时,接受其委托校勘《传习录》。于正德元年八月开始着手,标注本文、添加注释,翌年九月三十日完成校勘。王阳明出生于成化八年壬辰九月三十日,执斋的《标注传习录》不可思议地也完成于同一日,干支也正好相同,日本正德二年壬辰九月三十日。
该书是日本阳明学派代表人物三轮执斋三十三年心血之作,也是日本正德二年(1712)冈田群玉堂孤本首现,首本外版的传习录。
作者简介
三轮执斋(1669—1744)日本京都人,名为希贤。通称善藏。号执斋、躬耕庐。起初追随朱子学中的崎门学——山崎暗斋学派第一人佐藤直方。直方当时以厩桥藩酒井侯的宾师讲学,执斋也在直方的推荐下成为酒井侯的座上宾,后来被拜为师父获得礼遇。
执斋三十岁时读到王阳明的书,对其中的良知说感同身受,后来坚信不疑,遂摒弃朱子学改信王学。直方对此大为恼火,宣告断绝师生情谊,然执斋一生敬重恩师直方的情谊丝毫不曾减少。后来直方原谅了执斋恢复交往,一度传为美谈。
执斋一生的事业里,翻刻《传习录》是最伟大的事情。执斋曾在《答铃木真斋书》中写道:“我三十三年前始读王阳明书,以后信之如神明,今六十岁年,一事无成。然以德为一己追求,有志于求道,三十年来如一日耳。”从此就能真切地看得出三轮执斋一生的伟大志向了。
书籍目录
上卷
徐爱录
陆澄录
薛侃录
中卷
钱德洪序
答人论学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答欧阳崇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南大吉录
示弟立志说
训蒙大意(附教约)
下卷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钱德洪录
钱德洪序
曾才汉补录
附录
《朱子晚年定论》
《大学》问
试读
徐爱录·徐爱序一
原文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①’,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②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③者,得之。”
注释
① 朱子《大学章句》曰:“志有定向。”《或问》曰:“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朱子语类》第十四子升问《章句》《或问》语似不同也,朱子曰“只一般”。
② 义外:《孟子·告子上》:“告子曰‘义,外也。非内也。’”
③ “尽夫天理之极”云云,此句出朱子《大学章句》。
译文
徐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认为是说事事物物都有定理的意思,似乎与先生的学说相悖。”
先生说:“在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道义在心之外的看法了。至善是心的本体,只要‘明明德’到了最为精一的地步就是了。然而也从未脱离客观事物。朱子本注的所谓‘穷尽天理的极限而没有分毫私欲’的人,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