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胜果寺位于万松书院东南(距离约2 5公里)的杭州市凤凰山东麓。圣果寺又名胜果寺,由无着文喜禅师创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8)。吴越时期,钱王在石壁上镌刻“西方三圣”及十六罗汉。北宋初期改名为胜果寺。南宋时改为殿司衙。一直到元至正年间(1341-1368).寺院彻底被毁,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明嘉靖倭寇入侵被焚,后由僧正因重建。旧有巨钟,钟声可达数十里。天启年间(1621~1627)毁圮。清初寺院逐渐恢复,乾隆三十二年(1767)高宗弘历题“江湖广览”、“澄观堂”两匾额。该寺整体建筑毁于清咸丰时,至1937年日军侵杭后尚有房10余间,有僧妙慈住持其中。1958年仁善去江西云居山修持,寺遂湮没。
圣果寺遗址现存有多处古迹。 “三佛石”即西方三圣,高约10米,应为杭州最大的佛像。四周有“十六罗汉像”及多处摩崖题刻,如“忠实”、 “凤山”、 “跃云”等。
圣果寺遗址现另有凤凰池、通明洞、郭公泉、白玉宫墙、隐岩、香象、潜龙潭、月岩等著名的景点,现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荜位。
圣果寺周边峭山幽林,寒泉涓滴,环境优美,为探幽访古的胜地。
正德二年,三十六岁的王阳明自京师谪赴贵州龙场,途经杭州养病,期间曾居胜果寺,有诗《移居胜果寺二首》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