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明正德中参议蔡潮建澄江楼、川上亭以来,三百余年间山上陆续矗立东山寺、大观楼、双峰阁、崇仙宫、文昌阁、魁星楼、武侯祠、真武殿等寺观祠宇,朱楹画栋,鳞次栉比。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登高宴饮者揖攘于途。明人徐以暹纪胜诗云:“东山东望霭苍苍,楼阁峻赠接渺茫。乍听钟声浮下界,忽看日影挂扶桑。高吟索和松皆友,跌坐求安石是床。乞向此间容我老,便应倚老兴愈狂。” 山半有来仙洞,明正德(1506—1521)以前,驿道从山麓经过,游客甚多。后面是著名的铜鼓山,相传诸葛亮南征时藏铜鼓于此。每当风雨如晦,岩穴中发出铜鼓声。山麓联南明河,有明代兴建的水口寺和清代兴建的奎星阁。秋水平桥,春芜绕岸,亦是风景秀丽处。寺西为牛渡河,有大石长达数米,其形如船,名龙船石,暮色苍茫中似孤舟溯流而泊,颇兴遐思。正德三年七月,王阳明因事前往贵阳城,游栖霞山,有诗作《栖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