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艺术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藏书馆
  3. 王阳明心学实修

王阳明心学实修

2021-01-21

基本信息

作者:杨林

出版社:暨南大学

出版时间:2018-07-01

ISBN:9787566824134

 

书籍介绍

本书以王阳明心学体系为基本框架,解读王阳明心学理论和王门师徒的心学实践,揭示阳明心学的智慧核心。文中用十个单元的内容,将王阳明本人及王门弟子、中外心学实践者的故事串起来,通过讲故事和解读故事,让读者了解王阳明的心学智慧是怎样形成的,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实现“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等,借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并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作者介绍

杨林,广东金融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教学名师”称号,广东中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此前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作为广东省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到广东金融学院。

 

目  录

  • 自序

  • 壹圣人可学而至

  • 贰心外无理

  • 叁知行合一

  • 肆致良知(上)

  • 伍致良知(中)

  • 陆致良知(下)

  • ……

  • (目录有所删减)

 

书籍试读

对竹问心

先生日:“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王阳明《传习录》 

阳明“格竹”与朱子“格砚”

王阳明16岁那年,跟父亲王华住在北京,父亲的官署里种了很多竹子。王阳明想实践一下朱熹的“格物致知”,于是他先让自己的小伙伴钱友同去“格竹”,对着竹子苦思冥想。钱友同格了三天三夜,结果病倒了。王阳明说:“你不行我来试试。”他叫人拿来竹子,将竹子破开,观察竹子的内部结构,思考其中的道理。王阳明格了七天七夜,结果自己也病倒了。

王阳明后来反思这个事,说:“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朱熹认为天下万物各有各的理,要今天格一-物,明天格--物,从每个事物的“分殊之理”中格出一个“一本之理”来,得到这个天理,人就可以成圣了。现在阳明“格竹”七天-无所获,于是感叹这圣贤是做不得的,真正的出路应该是从自己的身心上做,而不是从外物中求。

这个事说起来有点玄。

我们先得搞清朱熹、王阳明他们要干什么。他们的目的很清楚,要做圣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甘平庸,要追求卓越,要企及“超人”的高度,不过不是那种用技术和强力控制世界的物质性超人,而是那种臻于至善、征服天下人心的道德超人。

做圣贤是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格物致知”。我们先来看看朱熹是怎么“格物致知”的。

有一次,朱熹的弟子问如何“格物致知”,朱熹现身说法。他见案头有-方砚台,就顺手抄起来,开始“格砚台”。

朱熹仔细端详,看到砚台底面有一个螺壳印子。弟子奇怪:“这个螺在海里才有,怎么会钻进石头里去了呢?”朱熹说:“是啊,砚石是山,上采来的,说明千万年前这里曾经是海底。这螺钻到海底的泥土里,海底上升变成山,泥土慢慢变成石头,这螺不就到石头里了吗?好,格物的功夫到此完成,我们再来致知。既然山与海那样看起来庞大永恒的事物都可以变化,那么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不会变呢?所以,《诗经》说‘天命无常’。这个无常的天命让我敬畏,让我常处忧患,兢兢业业,小心翼翼,悟出了一个‘敬’字,并由.‘敬’体会到‘仁’的境界。致知也完成了,事情就这么简单。”但还是让人感觉有点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