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艺术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藏书馆
  3. 入圣之机

入圣之机

2021-05-13

基本信息

作者:陈立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02-01

ISBN:9787108063779

 

书籍介绍

阳明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并呈现出跌宕起伏之态势。近代以降,阳明学中的心性话语成为民族国家建构、革命运动开展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阳明学的命运也由此更是潮落潮涨,极尽功罪褒贬之曲折。

本书旨在跳出惟“成功”是瞻的现代价值视域,以“龙场悟道”“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致良知”等阳明学著名论题为焦点,追本溯源,从修身工夫体会阳明学的义理内涵,领略致良知教的本地风光,管窥阳明学精神的本来面目,重返“为己之学”这一传统儒学的生命世界。

 

作者介绍

陈立胜,山东莱阳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儒家修身学、宋明理学、宗教现象学。著有《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身体与诠释:宋明理学论集》《从宗教现象学到儒学宗教性》等。

 

目  录

  • 导论 阳明学登场的几个历史时刻

  • 第1章 语录体与理学家

  • 第2章 龙场悟道论

  • 第3章 知行合一论

  • 第4章 “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一个“入圣之机”命题

  • 第5章 “心外无事”论

  • 第6章 “心外无物”论

  • 第7章 良知论(Ⅰ)

  • 第8章 良知论(Ⅱ)

  • 第9章 良知论(Ⅲ)

  • 第10章 “致良知”工夫论

  • 第11章 如何守护良知

  • 第12章 王阳明工夫论的路径与特色

  • 第13章 王阳明三教之判中的五个向度


书籍试读

王阳明知行合一命题在历史中之所以引起争议,除了这一思想跟程朱知行分际之“定论”相抵牾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人们通常将“知”字限定在人之“内心的”“隐秘的”主观领域、心理活动领域,而“行”则严格限定在“外显的”“公开的”客观领域、举止行动领域。这两个领域之间界限分明,不容抹杀。而阳明讲知行合一则明确地将“知”“行”二字的分际加以挪移:将内心的、隐秘的“知”字下移于外显的、公开的“行”之过程之始终,同时将外显的、公开的“行”字上挪进内心的、隐秘的“知”之中。这一“知”“行”二字的“下移”“上挪”的错位用法,导致了反对者的强烈不满。历史上,围绕知行合一的“辩难”亦多聚焦于此错位用法之辨正上面。

“知”路方能“行”路,一直是朱子学及颜李学派辩驳阳明学所诉诸的一个重要理据,与此相关的辩题尚有“知”食方能“食”,“知”好色方能“好”好色,“知”恶臭方能“恶”恶臭等等。换言之,在坚持知行分际的朱子学看来,“知”与“行”之间总是存在一先后的次第、一“时间差”。这也是自古至今学者对阳明知行合一说质疑的一个要点。当初顾东桥致书阳明就是如此质疑的:“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然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亳厘倏忽之间。非谓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从“知”到“行”有一先后次第,“毫厘倏忽之间”显然就是间隙,尽管这个间隙很短,短到只能以毫厘倏忽来形容,但毕竟还是一个间隙。

王阳明当然不会同意这种“间隙”“时间差”说,面对弟子徐曰仁“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之质疑,阳明回应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知行的本体”即知行的本然状态,或者说是本体意义上的知行之性质。在这种本然状态之中,知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修身活动之中知、行是相互渗透、相互贯穿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一语即说明了这一点。见到好色的同时已有好之的意志活动,闻到恶臭的同时即有恶之的意志活动,同样一旦觉悟、理解一个正价值,同时即有实现之的道德意志产生,一旦知道一个负价值,同时即有一深恶痛绝的活动产生。“知而不行”“明知故犯”已非“知行的本体”,因为此本体已被私欲隔断,就如同鼻塞之人,即便是恶臭在前,亦不曾闻得,是因为作为“孔窍”之鼻被阻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