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艺术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藏书馆
  3. 跟王阳明一起修心:跟仓央嘉措一起修行(全二册)

跟王阳明一起修心:跟仓央嘉措一起修行(全二册)

2021-09-24

基本信息

作者:杨嵘等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01

ISBN:9787511343727

 

书籍简介

杨嵘、谷研、李倩编著的《跟王阳明一起修心:跟仓央嘉措一起修行(全二册)》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将帮助读者理解阳明先生的言论及其心学的基本宗旨,并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阳明先生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

 

目  录

  • 上篇 跟王阳明一起修心

  • 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 宽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 诚心:持纯粹心,做至诚人

  • 进取心:立志由心,量力而行

  • 道德心:小赢靠智,大赢靠德

  • 素净心:减一分人欲,得一分轻快

  • 喜乐心:常思一二,不思八九

  • 细心: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忍耐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反省心:静察己过,不论他人是非

  • 谨慎心:三思而后言

  • 包容心:能容能恕,厚德载物

  • 平常心: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 谦卑心:谦受益,满招损

  • 淡定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彻悟心:人世心做事,出世心做人

  • 下篇 跟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 仓央嘉措的前世今生

  • …………

  • (目录略有删减)


书籍试读

在明代学界,王阳明的心学掀起了汹涌大波,成为波澜壮阔的主流思想之一。“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的起点,这为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心学构建起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心学在继承了孔孟学派的“良知”“尽心”以及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

从思想史的发展轨迹看,心学可以说是儒学的自我革新,也是儒学的后一个高峰。在世界观上,王阳明坚持“理”主宰主体“心”的理念论,建立起了以“心”为本,以“心即理”为原理的心性主体论。他提出“知行合一”,认为知与行不仅是一种言说,而且应是言说的当下行为现身。心学对良知所做的先验道德本体的构想,发展了孔孟的学说。王阳明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义”,致了“良知”便是“尽心知性”,就成了圣人。此外,王阳明提倡圣凡平等观,认为圣人与凡人一样,并不是什么都知道并能做到的,只是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因此,在他看来,圣人和凡人只有一点差别,在于能不能发现自己内心的良知。

心学的流传使得很多人都远道而来,前去求学。因此有人说:“守仁弟子盈天下,其有传者不复载。”王学流传后世主要是泰州和龙溪两个学派。泰州指的是王银(后改名王艮)及其学派,龙溪指的是王畿及其学派。

王艮是心学重要的人物,也是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的思想以阳明心学为源,却又不囿于此。他的学识博大渊深、包涵很广,在哲学、伦理、社会政治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丰富翔实的论述,构成了泰州学派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特色。

王艮的“百姓日用是学”“百姓日用之道”,是他思想的闪光点和泰州学派思想的主旨。他把“天理”称作“天然自有之理”,事实上是等于“认欲为理”,把人的生理需求和物质欲望看作是“天理”的一部分。王艮把“天然自有之理”称作“天理良知”。他所提倡的“格物说”,构成他讲学传道的思想基础。王艮说道:“身是本,天下国家是末”,“格物”必先“正己”,“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王艮的这番话,明白地指出“正人必先正己”。

独领一代思想的领袖风骚、占中国哲学史一席之地的王艮和他所创建的泰州学派,从形成就受到人们的许多好评。黄宗羲曾在他的巨著《明儒学案》中说道:“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泰州以后,其人多能赤手以搏龙蛇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从中可以看到黄宗羲对王艮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