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藏书馆
  3. 王阳明军事著作校注

王阳明军事著作校注

2023-04-07

基本信息

作者:王守仁 编,苏成爱 校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ISBN:9787101159158

 

书籍简介

明代大儒王阳明,既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思想家,又是著名的军事家。《王阳明军事著作校注》就是对与他相关的兵学文献的校勘和注释。该书分为上编、下编。

上编为《王阳明评注武经七书》,是王阳明对《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七部兵学著作的简要批注。此次整理,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底本,以明代申用懋刻本为校本,以《续古逸丛书》所收静嘉堂本《武经七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武经七书》等为对校本,在校订文字是非、异同基础上,对王阳明批注的文字加了必要的注释。

下编为《兵志》,是王阳明从《左传》《国语》《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史记》六部文献中搜集的战例的汇编。此次整理,所据底本为上海图书馆藏明刻本。整理者除了校订文字、训释文意,还为每个选段编了序号,拟了标题,考订了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非常方便使用。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余姚(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相关著作,以《王文成公全书》为名结集出版。

苏成爱,1978年生,江苏睢宁人,历史文献学博士,现任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兵家、儒家和农家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博士论文《孙子文献学研究》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在《文献》《党的文献》《读书》《学术界》《中国农史》《孙子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独撰著作1部,参编并任副主编著作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大出版基金项目1项。

 

目录

  • 上编:王阳明评注武经七书

  • 一介废人何以能三不朽(代前言)

  • 校注凡例

  • 徐光启序

  • 孙元化叙

  • 胡宗宪序

  • 申用懋叙

  • 茅震东小引

  • 新镌朱批武经七书凡例

  • 姓氏

  • 新镌武经七书卷之一  孙子

  • 新镌武经七书卷之二  吴子

  • 新镌武经七书卷之三  司马法

  • 新镌武经七书卷之四  李卫公问对

  • 新镌武经七书卷之五  尉缭子

  • 新镌武经七书卷之六  三略

  • 新镌武经七书卷之七  六韬

  • 下编:兵志

  • 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代前言)

  • 校注凡例

  • 兵志卷一

  • 兵志卷二

  • 兵志卷三

  • 兵志卷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书籍试读

一介废人何以能三不朽

(上编前言)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二千五百多年前,鲁国的贤大夫叔孙豹提出了“三不朽”之说。关于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中国古代的圣哲们还有“内圣外王”之说。三不朽之中,“立德”“立言”大致可归于内圣,“立功”可归于外王。自三不朽之说提出以来,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理想、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就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毕生追求。然而,历史上真正实现“三不朽”人生目标、真正成为“内圣外王”的人物寥寥无几。王阳明是这为数不多的人物之一。

一、王阳明其人

王阳明(1472 —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山人,又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后三十八年,即隆庆元年(1567),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从祀于孔庙。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是儒家四大圣哲之一。

与孔、孟、朱不同的是,王阳明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军事、哲学、政治、文学、法学、教育和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以军功著称,《明史》本传称“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他不仅是明代“第一流人物”,也是我国古代史上罕见的能够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皆居绝顶”的伟大人物,梁启超誉为“百世之师”。

王阳明一生曲折坎坷而富有传奇色彩。阳明虽生于状元之家,但幼年丧母,由祖母抚养成人。步入仕途不久,因仗义执言,触怒了权阉刘瑾,正德元年(1506)受到了“廷杖四十”的处罚,被贬为龙场驿驿丞。贬谪期满后,王阳明得以不断升迁,正德十一年九月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正德十二年至十三年,王阳明先后平定了赣闽粤湘四省的叛乱。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又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朱宸濠企图成为“第二个永乐皇帝”,为了夺取帝位,蓄谋十多年,然而王阳明仅用三十五天就彻底平定了这场叛乱。平定宁藩之乱是王阳明最为后人称道的军功,然而在当时,却遭群小诬陷,险遭不测。嘉靖六年(1527)至七年,又先后平定了思恩、田州以及八寨的叛乱。民国学者冯侠夫曾总结出王阳明的八大军功:平漳州、平大庾、平横水与左溪、平桶冈、平大浰、平宁藩、平思田、平八寨。尽管如此,在其卒后不久又遭宵小诬陷。不过,王阳明对自己生前身后的荣辱早就不那么在意了,在其临终之时,有人问他有何遗言,阳明答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