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藏书馆
  3. 阳明·问道十二境

阳明·问道十二境

2024-11-28

地道风物:阳明·问道十二境

范烨 编

出版时间:2024-11-01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79505

 

书籍介绍

本书以诗意的方式呈现每一处地点的独特韵味,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带领读者走进王阳明在贵州的传奇岁月,感受那段历史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智慧。

书中配有精美的地图和约200幅插图,让读者在文字的阅读中,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和指引,更加直观地感受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

内容从学术角度以及文旅角度进行分类阐述。学术角度,系统并深入解读王阳明与贵州间的互相影响,以文塑旅,激发阳明心学爱好者对于贵州山水人文的兴趣;文旅角度,以“阳明·问道十二境”为基础综合呈现相关贵州点位风貌,以旅彰文,让喜欢贵州的人了解王阳明其人其事以及他与贵州的深刻关联。


作者介绍

范烨,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首席运营官、总编辑,资深美食评论人。


书籍目录

  • 壹 走近王阳明

  • 觅循足迹,体认行道

  • 到贵州,遇见简易自在的王阳明

  • 王阳明年谱

  •  

  • 贰 问道十二境

  • 第一境 兴隆书壁

  • 兴隆书壁:如此黔境

  • 飞云崖:湘黔古道上的文化印记

  •  

  • 第二境 平越思隐

  • 平越思隐:欲通大道,先行鸟道

  • 源源不断的福泉

  • 深游黔南指南——体验风土变迁

  •  

  • 第三境 龙场悟道

  • 龙场悟道:世间传奇

  • 向腹心延伸,向中原走近

  •  

  • 第四境 龙冈开讲

  • 龙冈开讲:王阳明的明月之境

  • 良知之源:千古龙冈漫有名

  •  

  • 第五境 陆广晓发

  • 陆广晓发:王阳明的山水之境

  • 如王阳明一般恣意山水间

  •  

  • 第六境 古道心旅

  • 古道心旅:王阳明的达观之境

  • 捡拾古道的吉光片羽

  • 探秘修文指南——打卡灵感山水

  •  

  • 第七境 水西论象

  • 水西论象:中原与边地的相遇

  • 水西彝人,象祠守护者

  • 周游黔西、大方指南——穿梭古今之间

  •  

  • 第八境 贵阳传道

  • 贵阳传道:文明书院 声声不息

  • 阳明道 文明之梦

  •  

  • 第九境 南庵答和

  • 南庵答和:天涯逐客

  • 楼桥寺祠 历史的潜流

  •  

  • 第十境 南祠咏怀

  • 南祠咏怀:心法无穷

  • 达德学校 世纪转折

  •  

  • 第十一境 东山遗韵

  • 东山遗韵:山水成癖

  • 阳明祠 群贤毕至

  • 畅游贵阳指南——感受山水、历史与市井生活

  •  

  • 第十二境 镇远留书

  • 镇远留书:心学在贵州的回响

  • 镇远道中:一座军商重镇的多元之路

  • 黔东南巡游——多彩秘境之旅

  •  

  • 叁 四海有王门

  • 黔中王学的传衍及其对贵州文教的影响

  • 黔中王门传承脉络示意图

  • 阳明学的流变及其影响:从中国走向世界

 

书籍试读

说起王阳明时,我们会提到一堆头衔与标签: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文武全才。论学术,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后世影响深远。论事功,《明史》里直言“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说他开始以直节著称,之后军事上大有成就,扫除积年逋寇,平定孽藩。若考其行事,甚至还可以冠以教育家、战略家等头衔。

梁启超先生说到余姚,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第一句就是“阳明千古大师,无论矣”。

当我立于贵州的群山中、溯着乌江水,回望这位承着大儒身份、拥有传奇头衔的王阳明的一生,却觉得他实在是个极简易自在的人—从人,到学说,都是如此。

王阳明的名作《传习录》,乃至阳明学的核心“致良知”,妙处恰在于简易。阳明门生王艮评说王阳明的“致良知”:“简易直截,予所不及。”

《传习录》里,王阳明自己也说得明白—他提倡的用功,不求日增,只求日减:“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他不喜欢闹虚文,直白地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凡谓之行者,只是着实去做。”他批评霸道过于功利,却也强调因时致治,不必非要行太古之俗。他求的是大道天理,但并不泥古,也不沉迷于寻章摘句的理论研究。

整本《传习录》,便可如此读。弟子们许多被已有的见识拘束,于是求问讨论,王阳明以开阔宏亮之气,将道理说得畅晓明白。化用经典,譬喻妙解,斩钉截铁地告诉弟子们——只用在天性上精一用功,只用日减私欲。

这种做派,当然并不是谁都喜欢,而这大异于传统的“求圣方法论”,也难免被非议。然而王阳明的魅力,恰在于这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