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藏书馆
  3. 阳明后学现成良知思想研究

阳明后学现成良知思想研究

2025-07-04


阳明后学现成良知思想研究

阮春晖

出版时间:2017-06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98083

 

书籍介绍

王阳明心学在中晚明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其中现成良知思想的样貌特色尤为突出。本书以王龙溪、王心斋、罗近溪、周海门的现成良知思想为论说的基本范域,突出各家思想在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旁及王门内外围绕现成良知思想引发的相关辩驳,并关联儒佛之辨意域中现成良知思想与佛家之学的关系比较,在对现成良知思想的层层辨析中展露中晚明儒学的演进历程。

 

作者介绍

阮春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邵阳学院文学院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现成良知源起论

第一节 陆象山的本心“眼前论”

第二节 王阳明的良知“见在论”


第二章 头脑处——本体意义上的现成良知

第一节 良知先天现成

第二节 良知日用现成

第三节 良知不学不虑与当下理趣

第四节 良知的自我呈发


第三章 着力处——工夫意义上的现成良知

第一节 在先天心体上立根

第二节 易简工夫的展开

第三节 一切放下与当下工夫

第四节 工夫本末难分


第四章 工夫熟后境界

第一节 乐的追求

第二节 狂侠气象

第三节 神秘境界


第五章 现成良知学者与王门外学者围绕现成良知思想引发的相关辩驳

第一节 对“克己”的不同解读

第二节 良知现成是否是对工夫的消逸

第三节 圣人现成是否由现成良知而来


第六章 儒佛之辨意域中的现成良知思想与佛家之学

第一节 现成良知与识心见性

第二节 良知当下现成与佛法一切现成

第三节 及物与绝物

第四节 异端之辨

 

精彩试读

关于阳明后学现成良知思想的研究,从总体上看,学界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现成良知思想的源起。

学界一致认为,现成良知思想来源于阳明,如再远溯的话,则可从陆象山那里找到源头。吴震指出,“从陆象山的‘当下论’到王阳明的‘现成论’,确有一脉相通之处”。彭国翔认为,阳明思想中虽然有见在良知的意涵,但阳明并无见在良知的固定用法,正式使用见在良知并成为一个明确概念的是龙溪。冈田武彦也有类似观点,“从陆王之学特别是王学那里,已可预见到现成派的出现。但阳明当时虽也主张现成论,却并不以现成论为究竟,而到了其门人王龙溪和王心斋那里,现成论就被视为学之宗旨了”。

二,现成良知的意涵。

有关“现成良知”的意涵主要有三点:一是从词源学上阐明“现成”一事情发生在明嘉靖六年(1527)九月,史称“天泉证道”。梁启超指出:“此是王门——大公案,所谓四有句四无句之教也。后此王学流派纷争,皆导源于此。”的确,“天泉证道”在阳明后学及其晚明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词的由来及其含义。吴震认为,“现成”又作“见成”“见在”“现在”,在宋明时代是作为一种口语,与现代汉语“现成享受”中的“现成”一词意同,意指某种“已经做好了的”事物,换言之,“现成”一词原本并无特殊的思想含义。林月惠也指出,“见在”一词原是佛教的专门术语,意指“现今存在之意”。而“现成”一词也是禅宗之语,意指“自然出来、不假造作安排者”,与天台宗“当体即是”等同。岛田虔次强调“现成”一词的日用义,认为“‘现成’这样的语言,是在现成的物品和现成的饭食的场合里使用的口语,是指在眼前已经完成了的意思”。词的由来及其含义。吴震认为,“现成”又作“见成”“见在”“现在”,在宋明时代是作为一种口语,与现代汉语“现成享受”中的“现成”一词意同,意指某种“已经做好了的”事物,换言之,“现成”一词原本并无特殊的思想含义。林月惠也指出,“见在”一词原是佛教的专门术语,意指“现今存在之意”。而“现成”一词也是禅宗之语,意指“自然出来、不假造作安排者”,与天台宗“当体即是”等同。岛田虔次强调“现成”一词的日用义,认为""现成'这样的语言,是在现成的物品和现成的饭食的场合里使用的口语,是指在眼前已经完成了的意思”。

二是“良知现成”或“良知见在”语意虽然有细微差别,但都是先验与经验的综合。陈来认为,良知的“现在”即“现成”,而“当下”就是指每个人当下(既非过去又非未来)的意识—心理状态,人的当下的意识状态就是心之本体的表现。钱明则谈到,所谓“现成”,既有良知(即本体)之“现成”,又有工夫之“现成”。若作进一步分析,还能把良知现成的命题分解为“良知具足”和“良知见在"两个子命题,“具足”论强调良知本体的先天完备性,“见在”论强调良知本体的后天显现性;并从阳明致良知工夫包括完成良知和体现良知两种含义推论出“良知具足”是完成良知的反命题,而“良知见在”则是对体现良知的否定。由此看来,作者是把见在良知纳入到现成良知来理解的。吴震指出“现成良知”有两层意思,即良知的先天性和显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