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诗歌库 修心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1. 当前位置
  2. 藏书馆
  3. 马大勇讲说:不一样的儒家文化史

马大勇讲说:不一样的儒家文化史

2025-08-15

马大勇讲说:不一样的儒家文化史

马大勇 著

出版时间:2022-01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8769197

 

书籍介绍

本书据马大勇教授授课内容为底稿整理而成,是一部通俗易懂的有关儒家文化的讲稿,全书共分为二十八讲。从儒家文化的源头孔子讲起,至清代结束。选取中国历朝历代比较典型的文人、政治家、哲学家,还对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儒学的重点学派宋代的洛学、明代的心学等做了文学的通俗化的解读,通俗浅显,把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讲得深入浅出,明了易懂。

 

作者介绍

马大勇,文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学特聘教授。吉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青年文化书院国学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被评师网评为“吉林省十大名师”之一。已出版《晚清民国词史稿》《二十世纪诗词史论》等著作多部,在《文学》《文学遗产》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第1讲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第2讲 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

第3讲儒道互补

第4讲仁者无敌

第5讲以礼治国

第6讲 一堂关于理想的讨论课

第7讲 大王叫我把词填

第8讲 天下会读书人

第9讲 君子共同体与小人共同体

第10讲 那个山东老头儿

第11讲中国的良心

第12讲 朱元璋杀孟子

第13讲 性善萌娃与正气大侠

第14讲 为啥偏偏是儒家

第15讲 孔孟无间道

第16讲 为啥偏偏是宋朝

第17讲饿死与失节

第18讲 是圣人,还是岳不群

第19讲 “三不朽”奇人王阳明

第20讲 找个商人就嫁了吧(上)

第21讲 找个商人就嫁了吧(下)

第22讲 “倒霉蛋儿”传奇

第23讲 王学左派俩狂人

第24讲草包皇帝

第25讲 朝不谋夕,恬不知耻

第26讲大明爱情故事(上)

第27讲 大明爱情故事(下)

第28讲 伪名儒不如真名妓

 

精彩试读

于是,这场家庭会议开不下去了,父女四人陷入一种难堪的局面。小女儿颜征在心地比较厚道一些,看见老父亲在那儿尴尬,她就接了一句,想打破一下这个尴尬情况。―顺便告诫大家一句:在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你多说一句话还是少说一句话,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定要谨慎!颜征在就是因为多说一句话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说:“婚姻之事非常重大,还是请父亲做主,我们做女儿的就不发表意见了吧!”老爷子非常高兴:“好!那就是你吧!”因为这句话,颜征在嫁给了比自己大四十多岁的叔梁纥。

《史记》当中记载孔子是“野合”而生,这个事情后来争议很大,很多卫道士都花费笔墨为孔子辩诬。我倒觉得这个事情是好理解的。叔梁纥现在年纪大了,尽管身体非常好,想生下一个孩子也不是那么很有把握的事儿。有一条记载,说叔梁纥“祷于尼丘”,后面才有“野合”之举。根据这句话推定,包括对上古风俗的推测,我怀疑很可能是根据神灵的指示,才发生了“野合”的情况。(这好像又是“权游”桥段)后来有人根据野史的记载说孔子是私生子,恐怕是不能成立的。

叔梁纥和颜征在结合以后又过了几年,以六十几岁高龄去世。―我们现在说起来六十几岁似乎并不算高龄,但在春秋时期,这已经是很罕见的高龄了。他给孔子留了一个很好的长寿基因,孔子后来比他的父亲年纪还要大一些。

叔梁纥去世了,留下了二十出头的颜征在,带着三岁的小孔丘,在偌大的孔氏家族里面艰难度日。因为日子过不下去,颜征在带着小孔丘回到了自己的娘家,这个地名叫作“阙里”,就是后来的孔府所在地。孔府不是孔子自己家,而是他的外公家。回到娘家居住以后,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孤儿寡母,还是过得相当清贫与艰难。在这种单亲、清贫的家庭状况下,孔子很早就过上了“半工半读”的生活。《论语》中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说,我小的时候生活比较艰难,地位比较寒微,所以很早就要做一些粗活儿。那么孔子做过哪些粗活呢?根据孔子自述可以看

叔梁纥和颜征在结合以后又过了几年,以六十几岁高龄去世。我们现在说起来六十几岁似乎并不算高龄,但在春秋时期,这已经是很罕见的高龄了。他给孔子留了一个很好的长寿基因,孔子后来比他的父亲年纪还要大一些。

叔梁纥去世了,留下了二十出头的颜征在,带着三岁的小孔丘,在偌大的孔氏家族里面艰难度日。因为日子过不下去,颜征在带着小孔丘回到了自己的娘家,这个地名叫作“阙里”,就是后来的孔府所在地。孔府不是孔子自己家,而是他的外公家。回到娘家居住以后,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孤儿寡母,还是过得相当清贫与艰难。在这种单亲、清贫的家庭状况下,孔子很早就过上了“半工半读”的生活。《论语》中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是说,我小的时候生活比较艰难,地位比较寒微,所以很早就要做一些粗活儿。那么孔子做过哪些粗活呢?根据孔子自述可以看到:他给人家做过放牛娃、放羊娃,非常负责,牛羊繁殖迅速;给人家做过“司机”“开”过车――孔子后来讲“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御”就是驾驶技术;还给人家当过仓库的保管员,做过管账先生。在这个过程中,孔子非常注意自我修养,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陈俎豆,设礼容”,研究礼节的相关问题。比如模拟一个会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等等。礼学构成了孔子未来学问的基础之一。这是孔子生平的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幼年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