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专家库
  3. 郦波:来三秦大地 了解中国酒文化史

郦波:来三秦大地 了解中国酒文化史

2023/9/24

9月20日至21日,“2023华山论剑品牌文化主题大会”系列活动在西安曲江新区举行。21日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酒文化、秦人秦酒等话题展开探讨。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国古诗中,酒的身影无处不在。在当代武侠小说、影视作品中,许多经典情节围绕着酒展开。那么,酒文化寄托着中国人怎样的思想、情怀,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怎样角色?郦波从诗酒茶与儒释道的关系对此进行了阐释。


郦波认为,儒家注重诗言志。而诸如赵州禅师“吃茶去”的禅宗公案,说明了佛教与茶的渊源。酒“独与天地之精神往来”,代表着道家。“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根脉所在,诗酒茶能比拟中国的儒释道文化,由此可以看出酒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郦波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郦波表示,古人所说的烧酒或者馏酒就是白酒。他研究认为,白酒的诞生,要早于李时珍记载的元朝。北宋文学家苏轼所撰的《物类相感志》,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的表述。郦波认为,能够点燃的酒需要在38度以上。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荔枝楼对酒》中,有“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两句,也提到了烧酒。


“所以,我个人研究认为,白酒历史可能要比《本草纲目》记载的早一些。但不论白酒、清酒、浊酒,都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影响。”郦波说,“没有酒,很难想象李白将缺少多少精彩诗篇,苏东坡书法将缺失多少意蕴。酒对中国人来讲,是打开精神世界的方式。”


西方有“日神”精神、“酒神”精神。日神是古希腊艺术对外在现象美的追求,酒神是对内在美的感受,一者对外、一者对内。在中国文化中,酒不仅代表着对内探索,也代表着向外探索,它对诗词歌赋、绘画等各类文化艺术影响深远,也与生活、历史等各方面息息相关。


郦波还谈到了秦酒的历史渊源。他表示,甲骨文中的“秦”字,由两只“手”、两个“禾”和一个舂米等五部分组成。五个部分放在一起,就是双手举着木杵打击谷物的情状。《说文解字》写道:“秦者,隴西谷名”。今年暑期档的电影《封神》,描写了周武王姬发早年的觉醒故事,觉醒后的姬发回到了西岐这片土地。夏朝大禹治水,为水利基础做好了铺垫。商朝大量青铜器的出土,说明了当时冶炼技术达到高峰。有了冶制农具和水利工程,就有了高速发展的农业社会。而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垄耕法,就出现在商朝到西周之间。因此,秦地是农业发源地,秦地、秦人对中国农业有里程碑式的影响。酒是粮食酿出来的精华。


农业发展之后就有了酿酒。文物上关于秦酒的记载,见证了中国人的早期酿酒历史中,秦酒酿造工艺已经非常领先。


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酒业大发展。唐代凤翔府柳林镇的甘泉佳酿,宋代苏轼描写的“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情形,说明了在三秦大地上,农业与酒相互融合。“了解农业史、酒文化史,就应该来三秦大地。”郦波说。


“2023华山论剑品牌文化主题大会”由陕西省工商业联合会、陕西省贸促会指导,秦商总会、陕西省工商联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作为民营企业、矢志光大民族品牌的践行者,华山论剑西凤酒弘扬中国精神、承担社会责任,胸怀“国之大者”,践行“为国为民”家国情怀,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网

链接:http://sl.china.com.cn/2023/0924/180569.shtml

声明:转载文章 ,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