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库 索引库 全文库 作品库 法帖库 乐童库 专家库 阳明百科 藏书馆 论道阳明 事记
  1. 当前位置
  2. 专家库
  3. 热烈与冷静 | 吴根友:在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辞

热烈与冷静 | 吴根友:在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致辞

2024/5/22


各位领导,各位同道,各位同门,萧先生的哲嗣,所有出席今天会议的代表:


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与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尽其能,让“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得以如期顺利召开。


刚才,沈壮海常务副书记代表学校,在会上做了致辞。杨国荣老师代表中国哲学史学会,也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冯契先生的学脉,在会上做了致辞。卢昌宁书记代表哲学学院党政班子,在会上做了致辞。冯达文老师不辞辛劳,从北京开会专程赶到现场,从师生之谊的角度畅谈了与萧先生的交往与情谊。


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表彰并肯定了萧萐父先生对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对于中国哲学在现当代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于哲学学院的哲学学科与人才培养所做出的贡献。作为萧门的弟子之一,让我在此权且代表所有出席和因事未能出席今天会议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作一个简短、扼要的发言。


我的发言由四个短语组成:感念师恩、领受背景、珍惜遗产、开拓未来。



我们在座的所有珞珈中国哲学弟子,都直接或间接地领受过以萧萐父先生为代表的珞珈哲学和珞珈中国哲学的师恩。我在此所说的师恩,既包括手把手教我们写论文,批改作业与文章,带领我们出席不同形式的国内、国际会议,拜识学界的各位大德而开阔了眼界等一系列的感性内容,也包括那些虽然抽象,但却更具有指引意义的读书方法、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态度,以及在人生困惑、迷惘之际开诚布公的谈心和引导性的开示。更有在大是大非面前所挺立的高尚人格,和坚持真理、不在意个人得失的无畏精神品格与哲人的风范,从而让我们从凡俗的人生境遇中超拔出来,获得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心灵的净化。因此,我们要感念的师恩,决不是暖暖姝姝的凡俗情感,也不是所谓的“以心传心”的独门绝技,而是人类教育事业中的共享精神产品,以及在育人的过程中,以感性和亲在的方式所体现出的追求真理、修正错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被褐怀玉、光风霁月的高尚情操。


我们都是有背景的人。万年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三千年的文字文明史,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背景。珞珈山、东湖水、樱顶与老斋舍,还有闻名遐尔的樱花等核心要素构成的武汉大学,是我们每个武大人的共同背景。而哲学、哲学史,特别是中国哲学,是我们哲学人和萧门弟子的共同背景。今天二级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哲学,曾经是哲学史学科,萧萐父、陈修斋、杨祖陶、李德永、唐明邦等老师,都在哲学史教研室一起工作。三重远近不同的背景,给了我们共享的文化、精神与特别的心灵秩序和文化气质。今天,我们在此召开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的学术研讨会,就是让我们回望自己的精神故乡,重温我们的共享精神,领受我们的共同背景。这个背景,决不是有恃无恐的精神权威与高人一等的门阀品级和炎炎权势,也不可能是这样的一些东西,而只是我们不断重新出发,迈步超越自我的精神遗产,以及我们在茫茫的人海中独自奋斗时所赖以凭借的精神纽带与心理动能。


师恩与背景,是我们所有出自于学校的现代知识人的共享精神遗产,而珞珈中国哲学学人的精神遗产又具有自己独特而饱满的具体内容。以萧萐父先生为代表的珞珈中国哲学学科点的建制是这份精神遗产的底座。它以制度的特有功能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甚至向世界的一些地方,输送一批又一批打上鲜明珞珈Logo的中国哲学人才。这个底座因其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宽广的精神空间,在五千多年文明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间,不断探寻“接合点”而追求中国式现代性,并在努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并重新熔铸现代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承继李达、侯外庐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资源,尚友西方哲学、中西美学等学术与思想的同道,在人才培养方面凝练出20字方针:德业双修、学思并重、史论结合、中外对比、古今贯通。


精神遗产与所有物质财富的遗产相比,至少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特征,一是不会让我们成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富二代;二是这一遗产对于后来者而言,是一种无声的召唤、鼓励与鞭策。具有感性与温度的师恩,让我们每位珞珈学子、萧门弟子,在面对世情冷漠的特殊时刻,始终有一股汩汩流淌的情感之泉,滋润着我们干渴的心灵,让我们在疲惫之后有重新出发的内在动力。宽广而深厚的背景,让我们在陷入孤独、甚至绝望的少数艰难时刻,始终有一支根系从武大,从珞珈山汲取心灵的营养,让我们真切地体认到有“家”的庇护,真好!师恩与背景,让我们刚刚步入宽广如海洋的社会之时,不再是不名一文的无资青年,而是有遗产抵押的面向未来的开拓者。



抽象的未来,只是自然而平滑的未到岁月,是可以预见的发秃齿衰的一张老脸,是必然面对,并不得不趋向的不确定的可能性和确定的回归大地。可是,当每个人因着爱的源泉滋润,有着深广背景提供的不同形式的成长舞台,不是白手起家,而是怀揣丰厚的精神遗产,去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时,扁平而无差别的抽象未来因着感性的光辉而一时充实、饱满起来。我们在此举办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不只是纪念属于我们,对我们有深浅不一的师恩的萧萐父先生暨一切先师,而是呼唤我们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承继、撷取丰厚的精神遗产,以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未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一首流行歌曲,有不同的演唱版本,相信在座的诸位当中一定有人听过。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号称西部高音王子王宏伟的演唱版本,他的演唱深情而又明亮。今天,我在此反其意而用之:生行万里念师恩。我相信,从珞珈中国哲学共同背景走出去的所有学生,都会用自己的生命开拓属于自己的未来,以之回馈曾经领受的师恩。


谢谢大家!



来源:中哲动态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SR-ybv9BGKIjbpTjMzlTg

声明:转载文章 ,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